您好,欢迎来到常州经开区实验初级中学!
当前位置: 教师发展 >> 教研组建设 >> 语文教研组 >> 教学资源
《醉翁亭记》教案、说课稿
 

《醉翁亭记》教案

     常州市潞城中学:丁苏娇

教学目标:

1、  检查学生对字词句翻译的掌握情况。

2、  能够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作者“与民同乐”思想的精神实质。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中心,感受作者所表现的矿大情怀和美好理想。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直接导入: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这篇文章。

课堂检测:

翻译下列红色字体的词和句子(幻灯片展示)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意:情趣

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秀丽的山水之间。

2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得:领会    寓:寄托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它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霏:雾气   开:消散   归:聚拢    暝:昏暗

像那太阳出来,树林中的雾气消散了,云聚拢来,山里就昏暗了。

4、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芳:香花    幽香:清幽的香味   秀:草木茂盛   繁:浓密的

野花开放,散发清幽的香气,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

5、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酣:尽情的喝酒    丝:弦乐器    竹:管乐器

酒宴上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

6、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苍颜:脸色苍老     颓然:醉醺醺的样子

有一个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宾客们中间的,是太守喝醉了。

根据要求写出句子:

1、文章借释亭名来抒情,道出了一句千古名句,这个句子是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找出描绘山间朝暮晦明变化的语句。

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3、写出描写春夏秋冬四时之景的句子。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

品味赏析:

文中有一个字作为线索贯穿了全文,请你找出这个字,并把含有这个字的句子读一读。

在这些句子中,作者写到了哪几种乐?

山水之乐、宴酣之乐、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

太守之乐有什么?

背景:范仲淹倡导改革当时弊政,受到权臣诬陷排挤,被罢官,欧阳修不顾个人利害,愤然上书斥责有关的权臣,他因此也遭到贬谪。《醉翁亭记》就是他被贬到滁州(今安徽滁县)当太守时写的。写于作者被贬为滁州太守第三年(1046年)。

山水之乐(展示山水的幻灯片)、与民同乐

补充资料,加深学生对“与民同乐”的理解:

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欧阳修《丰乐亭记》

老骥骨奇心尚壮,青松岁久色愈新

              ——欧阳修《送张生》

回看欧阳修在文中表现的“醉”:一则为自己的遭遇而感到愤恨,借酒消愁,二则陶醉于琅琊山的美景,陶醉于人民的快乐中。

补充资料: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将进酒》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

拓展延伸:

试比较《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的相同点。

1、  写作背景相同。

2、  抒发了自己虽遭贬谪仍忧国忧民的抱负和情怀。

3、  语言优美,读来朗朗上口。

小结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思想:封建社会,很多文人骚客面对自己的生活和遭遇,面对社会现实时,都能做到以下为己任。比如欧阳修,因支持范仲淹革新政治,屡遭嫉恨,被贬滁州,却能够寄情山水,与民同乐;范仲淹,忧时伤世,倡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再有屈原、柳宗元、陆游等等,不胜枚举,值得我们后人学习。

 

 

 

 

 

 

 

 

 

 

 

 

 

 

《醉翁亭记》说课稿

           常州市潞城中学:丁苏娇

一、说教材
(一)课文在本单元所处的位置及单元教学目标
   
《醉翁亭记》是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讲读课中的一篇。本单元所选课文都是历来传诵的感事抒怀、借景言情的名家名篇,如《捕蛇者说》、《岳阳楼记》等。《醉翁亭记》是欧阳修被贬滁州时的作品。作者因参与政治改革而被贬,但表现出了乐观旷达的情怀。他寄情山水,与民同乐又自得其乐,把对山水对民众的爱倾注到这篇酒后的记游文字中,如诗如

(二) 本课设计思路及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的确立  

     课标规定文言文的教学内容和要求,重点要放在熟读和背诵上,在此基础上基本理解课文的内容。基于此,本文教学从让学生熟读课文起始,通过反复诵读,使学生对课文大意有个初步感知;然后,指导学生以四人小组和全班讨论的形式,疏通全文大意。背诵一定量的名篇,对学生是终生有益的,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然后,抓住一个字,体会作者所乐的内涵。应该说,学生能够理解了这个,也就基本上理解了全文内容。  

教学目标:

1、检查学生对字词句翻译的掌握情况。

2、能够结合时代背景,分析作者“与民同乐”思想的精神实质。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中心,感受作者所表现的矿大情怀和美好理想。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说教法
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讨论探究法等教学方法,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情绪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此外我还采用了通过以多媒体为教学手段的情景教学法,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诵读法:三分诗七分读,从教学过程来看,教学中将朗读教学贯彻到课堂始终,教师示注重在诵读中体会语感,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风格;籍此落实教学目的。  

讨论探究法:教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我结合对研究性学习理论和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认识,本堂课主要采用讨论式进行教学。讨论是必须问题为中心,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师生和生生的对话、它旨在鼓励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去辨析、去归纳,因此又是结合了问题探究法。在讨论探究中使学生互相启发,纠正偏颇,弥补缺漏;  

三、说学生  

九(1)班是常态教学下的普通班级,有37位学生,初三的学生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对于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掌握了一定的步骤,而且经过以往的朗读训练,他们很容易感受到短文的独特之处即”“的使用;另外,初二的学生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期,引导学生正确确立自己的志趣追求同样至关重要。

四、说学法:  

主要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通过诵读和讨论去推动学生思考,感受文章的内容,让学生自主进入文本,读出感受,发现问题,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讨解决问题,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此外,还有朗读法、比较法、体验反思法等。  

五、教学程序  

直接导入: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这篇文章。

课堂检测:

翻译下列红色字体的词和句子(幻灯片展示)

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意:情趣

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秀丽的山水之间。

2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得:领会    寓:寄托

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它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

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霏:雾气   开:消散   归:聚拢    暝:昏暗

像那太阳出来,树林中的雾气消散了,云聚拢来,山里就昏暗了。

4、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芳:香花    幽香:清幽的香味   秀:草木茂盛   繁:浓密的

野花开放,散发清幽的香气,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

5、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酣:尽情的喝酒    丝:弦乐器    竹:管乐器

酒宴上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

6、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苍颜:脸色苍老     颓然:醉醺醺的样子

有一个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宾客们中间的,是太守喝醉了。

根据要求写出句子:

1、文章借释亭名来抒情,道出了一句千古名句,这个句子是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找出描绘山间朝暮晦明变化的语句。

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3、写出描写春夏秋冬四时之景的句子。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

品味赏析:

文中有一个字作为线索贯穿了全文,请你找出这个字,并把含有这个字的句子读一读。

在这些句子中,作者写到了哪几种乐?

山水之乐、宴酣之乐、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

太守之乐有什么?

背景:范仲淹倡导改革当时弊政,受到权臣诬陷排挤,被罢官,欧阳修不顾个人利害,愤然上书斥责有关的权臣,他因此也遭到贬谪。《醉翁亭记》就是他被贬到滁州(今安徽滁县)当太守时写的。写于作者被贬为滁州太守第三年(1046年)。

山水之乐(展示山水的幻灯片)、与民同乐

补充资料,加深学生对“与民同乐”的理解:

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欧阳修《丰乐亭记》

老骥骨奇心尚壮,青松岁久色愈新

              ——欧阳修《送张生》

回看欧阳修在文中表现的“醉”:一则为自己的遭遇而感到愤恨,借酒消愁,二则陶醉于琅琊山的美景,陶醉于人民的快乐中。

补充资料: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将进酒》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

拓展延伸:

试比较《岳阳楼记》和《醉翁亭记》的相同点。

4、  写作背景相同。

5、  抒发了自己虽遭贬谪仍忧国忧民的抱负和情怀。

6、  语言优美,读来朗朗上口。

小结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忧国忧民的思想:封建社会,很多文人骚客面对自己的生活和遭遇,面对社会现实时,都能做到以下为己任。比如欧阳修,因支持范仲淹革新政治,屡遭嫉恨,被贬滁州,却能够寄情山水,与民同乐;范仲淹,忧时伤世,倡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再有屈原、柳宗元、陆游等等,不胜枚举,值得我们后人学习。

 



版权所有:常州市武进区教师发展中心   苏ICP备10052206号-1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
主办单位:常州经开区实验初级中学(原常州市潞城中学)   学校地址:常州市戚墅堰区潞城街道周家廗137号
今日访问量,总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