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常州经开区实验初级中学!
当前位置: 教师发展 >> 教研组建设 >> 综合实践组 >> 教研活动
课题阶段调研结果分析

立足最基本的课题目标,从各中小学学生小组的汇报情况、成长档案袋的使用情况来看,目前学生的电子成长档案呈现出以下几大问题:

(1)偏重于对查找到的资料的直接呈现,缺少自己对资料的进一步理解表述和再利用。

(2)偏重于调查、采访等形式的使用,缺少对方法使用过程的反思,以及对调查结果的进一步整理分析和深层次的思考。

(3)偏重于对收集到的电子材料的琐碎堆砌,缺少条线式的与研究过程相匹配的有机整理。

也由此折射出一个问题,就是部分指导教师的理解力和指导力,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课题近期研究开展的要求

目前我区区级课题的推进情况如上所述,目前课题的推进虽然处于实验阶段,实验年级和实验教师是主力,但也离不开全体综合实践指导教师的参与和关注,实验年级师生的研究成果将成为全体师生共享的有利资源,实验年级逐步完善后就是全校铺开。这既是课题的推进过程也应该是学校综合实践课程建设的推进过程,所以我们希望各校实验年级当先,其他各年级紧跟而上,从落实好常规做起,加强各校综合实践教研组的建设,为课题推进提供沃土,现提出如下的要求:

1.不断提升集体备课的质量:年级组可进行集体备课共享教案,但前是要对研究主题的开展进行充分预设,尤其对学生在开展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所需要使用的方法进行预设,对指导方法课进行详备;每位任课教师所针对的对象不同,要从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学生的知识、能力等的储备,各类资源的拥有情况等)出发,在集体备课的统一性上进行班级的个性化实施;及时交流反馈,学生研究小组呈现的研究思路,以及在研究过程汇总呈现的过程性材料是各不相同的,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研究小组的进度交流,把握年级层面的有效资源,启发或吸收其他班级小组在研究过程中的思路及优点。

2.开展专题研讨提升教学水平:(1)学习类专题研讨:可以围绕《纲要》和《课程范式》开展理论导学,教研组可从教师的教学实际中遇到的难题出发,组织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题学习后,交流学习心得。(2)课例结合研讨:利用参与市区级公开课,以及网站上的课堂实录资源,就执教老师课堂教学中的一些亮点和好的做法进行评论式研讨,学习有效的教学方法。(3)教学尝试研讨:以年级组公开课的形式,组织年级组教师就前阶段理论学习、课例研讨中的所得,开设教学展示活动,理论联系实际。年级组教师全体参与听课,评课,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把握综合实践活动各类课型。

建议本学期研讨内容可着重围绕学生开展活动时所需方法指导、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过程性材料的收集,学生成长档案袋中的电子材料的规范整理等方面做专题研讨。将学习理论和课堂指导实践相结合,进一步提升实验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进一步增强指导教师对综合实践课程理解力。

3.充分开发和利用周边资源。对于多个学校提出的,学生在制作电子成长档案时遇到的电脑、网络等资源严重缺少的问题,建议一方面学校要给予综合实践学科更多的支持,充分利用学校自身的电子信息资源。另一方面鼓励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协调和方法来解决电子档案的制作问题,在合理使用好学校已有的资源的基础上,充分争取和利用好家长资源,既要让家长认识到综合实践课程的重要性,充分争取家长的支持,又要注意杜绝让家长包办代替的思想。让学生在不断经历发现问题、寻找解决方法、解决问题的探究性学习历程,培养更深层次的探究兴趣。

   4.本学期课题实施指定项目:(1)各校围绕实验年级研究主题至少开展一次开放活动,活动内容需包括:一堂与课题研究有关的研讨课;一次教研组评课议课过程;一次学生主持的电子档案展示活动。可申报区级活动,也可作为课题组活动面向课题中心组成员开放观摩。(2)注重理论实践想联系,从课题研究实际出发撰写课题论文,以学校为单位报送,每校上交2篇以上有质量的课题相关论文,注重文章质量,课题组将选择优秀论文推荐发表。

附:课题方案部分内容:

课题的研究目标是:

1.通过学生综合实践电子成长档案设计和实施,逐步建立较为规范、适用的学生综合实践电子成长档案库,让学生在重温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进行及时有效的反思、体悟,实现自评的多元、多维。

2. 建立学校层面的综合实践课程电子档案库,实现学校内的资源共享,辅助学校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提高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教科研能力。

3. 建立区域一体化综合成长档案网络,实现区域内的资源共享和交流,充分发挥优质资源的作用,推进区域内综合实践课程建设。

4. 建立基于网络层面的电子档案袋使用结果的评价机制,对学生个人的电子档案使用评价,对于校级层面的实施情况进行多元、有效的评价。

主要研究内容是:

1.学生综合实践电子成长档案的框架设计和实施研究;

2.学校层面学生综合实践电子成长档案库的建立;

3.区域一体化综合实践电子成长档案网络建设研究。

  4.学生综合实践电子成长档案使用结果的评价研究。

小学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大主要方面组织学生选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每学期必选内容三项环保、节日、自护,三类主题要按照年级特点形成系列。七年级围绕校园文化,八年级围绕社会文化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2.电子档案基本框架

讨论出的综合实践成长档案的初步构架是以活动记录册的形式:

中学主要包括:方案、活动记录、中期评估(论证)材料、成果汇总表、评价材料、小结反思六大部分。

小学包括:方案、活动记录、评价材料、成果汇总表、小结反思五大部分。

其中活动记录包括:一张目录型的简表,以及表后附当次活动所使用及收集到的材料,包括搜索的参考资料、调查表、调查汇总、分析、照片、视频等过程性的材料,基本为一次活动一张记录一份跟进材料,要求学生学会及时整理活动过程性资料,并学会使用超链接。

 



























主要研究阶段

完成时间

主要研究内容

课题组成员分工

设计申报

2011年7月-8月

成立课题组,进行课题相关资料的搜集,拟定研究方案。完成《申报评审书》填写。完成对课题的内涵与目标研究。

全体成员讨论

 

白林燕、王燕华、许敏青执笔

初步探究阶段

2011年9月-2012年7月

通过前期调查初步确定成长档案项目设置,分年段进行实施,并在实施一段时间后开展实施效果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不断调整项目设置。

白林燕、王燕华、许敏青设计问卷;撰写总调查报告。

各组员以学校为单位分年段开展调查;参与年段汇总分析;初步确定成长档案项目设置,分年段具体实施;开展个案研究;撰写相关论文。

研究完善阶段

2012年8月-2013年7月

进行阶段检查和总结,调整和改进下阶段研究工作,逐步形成学校层面的综合实践电子成长资料库,撰写中期研究报告,接受省市专家中期评估验收。

全体成员撰写使用报告、开展课堂教学展示,展示各校资料库。

 

白林燕、王燕华、许敏青执笔撰写中期研究报告。

总结推广阶段

2013年8月-2014年7月

形成区域层面的学生综合实践成长档案网络,初步实现资源共享。总结研究成果形成研究报告,撰写相关论文推广实施经验。

全体成员撰写相关论文,反映实施过程中相关问题,推广实施经验,上传资料库形成区域间综合档案网络。

白林燕、王燕华、许敏青执笔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及经验总结等方法,对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电子成长档案的设计、使用及网络平台的建设等进行跟踪研究。

行动研究法:用于学生电子成长记录档案的设置及使用。

(1)通过前期研究设立学生电子成长档案,并借助区内、校内信息技术部门的帮助,逐步设立起档案库、网络平台,引导区域内师生及家长参与并关注网络平台。

(2)通过平台建设实现以下功能:学生将综合实践活动参与过程中的实施情况、心得收获、反思、图文档案等传至档案库中;教师、家长等可浏览网站并评论或在线指导。

(3)在网站中设置满意度测评模块及管理员留言板块,关注使用过程中及时师生、家长的反馈情况,对电子档案栏目设计及网站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应及时予以解决,并分析原因,进行记录。

(4)开设相应的电子成长档案制作、网络平台使用培训课程,就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各类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调查研究法:用于了解电子成长记录的设置及使用情况。

(1)访谈法:经常与网站使用者进行访谈交流,对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研究并改善。

(2)通过网络问卷、纸质问卷调查使用情况,及时检测电子档案袋的有效性、可行性,对不完善的方面及时予以该了。

(3)通过网站满意度测评模块及时了解网站情况。

案例研究法:用于个案研究及案例分析。

(1)针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个体,对其发布档案的频率、内容、他人的反应进行记录。

(2)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分析其能力、学习心理、个性心理各方面的变化。

(3)比较分析综合实践课程电子档案袋对不同性别、不同性格、不同年龄、不同学校的学生产生的不同效果。

(4)分析参与电子档案袋的教师、家长在不同阶段对待综合实践课程的认知变化及态度转变,以及通过网络平台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后产生的各种效果。

讨论问题:如何实现学生综合实践电子成长档案的网络共享?(希望大家在前期使用的基础上提出更好建议)


版权所有:常州市武进区教师发展中心   苏ICP备10052206号-1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
主办单位:常州经开区实验初级中学(原常州市潞城中学)   学校地址:常州市戚墅堰区潞城街道周家廗137号
今日访问量,总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