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常州经开区实验初级中学!
当前位置: 教师发展 >> 教研组建设 >> 政史地教研组 >> 理论学习
高海斌2015年9月理论学习

           新课程下历史教学的几种评价方式探究
南宁市五一路学校   王志欢
                                                     
内容提要:
教学评价是新课程改革中积极倡导的发展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历史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贯穿整个历史教学活动之中。它强调改进与激励功能,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对改进历史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以历史新课程标准中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结合历史教学实践探究总结一些行之有效的评价方法。
一、 课堂教学随机性评价的应用策略
二、 量化评价和质化评价的定义与运用
三、 作业批改中体现人文评价
四、 终点性(也叫测试考核)评价运用策略
                                           
导语:“从一开始上课,老师站上讲台就有了评价,赞许的目光或语言行为可以激励和调整学生学习的状态。新课程教学中的评价功能应该使学生始终对历史学习保持兴趣并主动投入到知识学习中来,使教室保持浓厚的学习氛围。”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评价、随机性评价、量化评价和质化评价、
作业批改中的人文评价、终点性(也叫测试考核)评价。
教学评价是新课程改革中积极倡导的发展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历史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贯穿整个历史教学活动之中。它强调改进与激励功能,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对改进历史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科学和适当的课程评价方法,能使教师及早地诊断出学生的能力与不足。教师通过赞许、鼓励学生等表示,让学生在课堂内外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树立学习的自信、获得进取的力量、分享互动合作学习的和谐、激发学习探究的热情;教师婉转而中肯的评价,又能使学生愉快地接受教师的帮助,及时纠正自己或他人的错误、调整学习心态,让自己处于一个最佳学习状态中。同时,教师根据评价的材料,及时改进教学进度和方法,使课程教学永远保持新鲜和生动。
从形式上,课程教学评价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课堂教学随机性评价、2、量化评价和质化评价、3、作业批改中的人文评价、4、终点性(也叫测试考核)评价等。
一、课堂教学随机性评价的应用策略
众所周知,“随机”就是要即时、即兴、即地地抓住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闪光点或火花,对学生的思想行为进行及时的评价。由于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在日常历史教学过程中,随机性评价是教师运用最多的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手段。因为随机性评价往往随堂进行,而且往往与整个教学活动融为一体,成为学习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种评价不仅不破坏和中断教学进程,而且促进教学,使学生的学习更自觉、更有趣、更充满活力,本身就是一种学习活动。课堂教学随机性评价中,教师可使用的评价方法很多,包括与学生的随机交谈、对学生的随机提问、参与学生的讨论、给学生发问卷、检查学生的课堂笔记、让学生当场说出或写出对某一问题的见解或答案等,教师用简洁有力的话如“你的思路很好”、“非常好”、“换个角度想想你会找到答案的”等等发挥评价作用,甚至教师的肢体动作:如鼓掌、竖起大拇指、微笑、点头等,也能起到评价(暗示)作用。有一个教育家说过:“从一开始上课,老师站上讲台就有了评价,赞许的目光或语言行为可以激励和调整学生学习的状态。………新课程教学中的评价功能应该使学生始终对历史学习保持兴趣并主动投入到知识学习中来,使教室保持浓厚的学习氛围” 。
随机性评价可出现在课堂教学的任何一个环节中,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用来完成教学目标。如在学习历史七年级上册《北方的民族汇聚》,讲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时,我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后,让学生自报民族成分,有同学说是汉族、壮族、苗族、瑶族等,有一个学生扭捏地说“我是么佬族的”。同学们都笑起来,那个学生的脸顿时涨得通红。我叫他站起来,问到:“你老家在哪?”,“巴马。”我又问:“家乡有什么习俗?”,“过年时舞狮子、跳神、吃糯米棕”。我笑着对他说:“同学们笑可能是因为你的民族名称比较陌生和有趣,其实么佬是一个很美丽的名称,在民族语言中是母亲的意思。么佬族人数很少,主要分布在我们广西北部的罗城、巴马等地,是一个能歌善舞又勤劳勇敢的民族。我们大家为能与你做同学而感到自豪呢。” 同学们都鼓掌起来。我趁机启发:“广西是一个多民族积聚居的地区,但我们今天在这里共同学习与生活,穿同样的衣服、同说普通话、在外表上绝对判断不出谁是哪个民族的,这说明什么?”同学们有的说民族间和平共处、平等,有的用歌词:“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我马上给予肯定:“很对,而且我国宪法规定:我国各族人民一律平等。大家知道吗?在我国历史上民族的汇聚与融合一直是发展的主流,下面我们将要学习的北魏的孝文帝在这方面就作出过巨大贡献。”
在上面的课例中,教师正是恰当、适时地利用了课堂教学随机性评价,引导学生转向教师预定的教学目标,教师具有导向性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一个良好的促进作用。在这里教师平时积累起丰富的知识、阅历和真诚友善的语言、态度,化解了课堂教学小小的“意外” ,并且巧妙地引导学生把历史与生活连接起来,从生活中感受历史,结果把本来难度较大的“民族关系”内容通过学生联系自身情况加以理解了。
课堂教学随机性评价具有新颖、灵活的特点,不仅可以让学生有效地掌握各种历史知识,而且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在学习过程中的相互合作和协调发展等,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协作学习精神是在得到教师肯定和引导后逐渐形成的。如在学习“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反击匈奴”内容时,我在屏幕上打出《西汉出击匈奴示意图》让学生上来分析三次出击匈奴战争,注意时间、重要人物、出击路线、战役地点和形式、结果等。有一个平时很胆小的同学(王江)举了手,我立即点他上来,王江上台后才讲上两句话就错了,引起下面同学的轰笑。于是王江放下教鞭就想下来,我让他再想一想,他摇摇头。我说:“别紧张,你是一下子记不起来吧?老师允许你找一个好朋友上来帮助你好吗?” 王江点了全班学习最好的林建上来,在林建的指点下,王江完成了讲解。我马上表扬他们,对他们团结合作、完成任务的做法给予很好的评价,忽然王江又站起来,说:“老师,我还发现这三次战役有很突出的特点。”他跑上讲台,拿起教鞭指着地图说:“我发现第一次战役基本在长城沿线展开,是拉锯争夺战,我觉得最关键,因为打败仗的话对汉军士气打击很大;第二次战役沿后来的丝绸之路展开,是西汉试探性的进军,因此还是沿匈奴势力范围的边缘打;两次战役胜利后在士气、经验、实力都处于最佳时第三次战役取得决定性胜利就是必然的了。” 王江滔滔不绝让我和其他同学很惊讶,我更加肯定了他善于思考、勇于发言的精神,同时号召其他同学向王江学习,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后我分析原因时,我想:在王江举手的时候,他其实有了一些思考与看法;林建上来和他一起讲解时,给了他勇气和自信,并理清思路;老师的鼓励又让他有跃跃欲试的冲动。后来我在历史课上有意识的多给他机会,锻炼他大胆、主动的学习品质。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这节课中,教师不带多少刻意的鼓励、评价,换来的却是一份惊喜。而这种不带痕迹的评价一旦得到强调,教学就会成为一种新型的、充满乐趣和生机的、给学生一自信和鼓舞、多种可能性敞开的教学过程。它不仅仅局限于关注知识的学习,更促进了学生兴趣、爱好、意志等个性品质的形成与发展,成为学生进步的基石。
二、量化评价和质化评价的定义与运用
   从评价的性质上看,评价有量化评价和质化评价。所谓量化评价要了解学生情况时,教师在设计和使用调查方式中,尽量摒弃主观情感和主观导向,把学生及学生的学习情况,客观公正地询问和搜集有关资料信息,并将它们转化为种种数据和量表,由教师经过认真分析,得出较原始真实的结论,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利用和作为教学方法改进的依据。量化的方法主要测评了“量“的问题;所谓质化评价,是相对量化评价而言的一种评价,教师在搜集原始资料时,要求教师深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通过与学生平等对话,一起参与和一起感悟,达到真正的了解对象,在情感上产生交流或共鸣。使学生和教师能够相互了解,形成共识。
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这些量化评价和质化评价运用,比较普遍的方式可以是个体的,也可以是整体进行;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进行。常见方式有:
1、 建立学生个人作品档案。对学生的历史学习进行评价,如收集学生的历史作业、小论文、手工作品、历史手抄报等与历史学习有关并能反映学生情况的材料,每件资料最好有教师、家长、同学和自我的评语,教师以此作为对学生阶段性或中点性评价的依据,也可以作为教师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借鉴,还可以作为关注、培养学生历史学习、个性发展依据。
2、 问卷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主要面向学生整体,它因为具有全面、时效、真实、操作灵活等特点而被教师使用,在问卷调查教师可以把需要了解学生对历史的情感态度、学生对历史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知识程度、家庭教育对学生学习历史的影响等内容列出,教师通过收回的问卷进行量化分析,及时掌握学生思想动态,进行阶段性总结,调整和改进下一步的教学方法。
3、 学习中观察。教师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生在日常历史学习中的表现加以记录,对学生历史学习的成效作出较为全面的评价。观察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知识、技能、行为和情感等方面的变化,作为整体评价学生历史学习的依据。在观察学生历史学习时,教师既要保持冷静观察,又要投入感情与学生交流,最终通过分析和评价,是学生与教师能够互相了解,形成共力。
4、 开展活动的评价。即通过活动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如历史知识竞赛、制作历史图表、参观考察、社会调查等,对活动结果教师给予指导和评价。通过活动,可以了解学生对历史的直观认识,考察学生综合运用历史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加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及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
5、 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新课程历史教学改革注重发展学生学习个性,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又注重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精神。随着教育本身的民主化进程的推进,师生间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间评价都可以加入到评价过程来,这些评价可以用口头或书面形式进行。通过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使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能够互相了解,形成学习共力。
三、作业批改中体现人文评价 
作业布置和作业批改是教师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全面学习状况的一个最关键的任务。初中历史课程改革中,历史学习不仅要使学生获得基本的历史知识和能力,还要学生良好的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在此,历史教师不但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而且还要做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良师益友。在师生间的交互活动中,新课程改革赋予作业布置和作业批改既传统又新型的内容,即在作业批改中渗透人文关怀。
传统的历史教学中经常存在这样的现象,教师要么平时很少布置历史作业,到了快考试时,发一张张试卷和训练题给学生做,采取“考前突击”,有时也能取得好成绩,这是“重结论轻过程”的做法,不能提倡;要么用干巴巴不带感情的数字或简单以“好”、“不好”来对待学生的作业;甚至有时学生交上来的历史作业,老师让它们“石沉大海”,这是不负责任的做法,应以改进。事实上,学生对自己经过独立思考、精心完成的作品是很自豪的,也急切听到别人、尤其是老师的看法和评价,这时候教师如果抓住批改作业的机会,通过一些恰当的带有人文关怀的评语或其他方式与学生保持经常性的联系,那么,肯定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能获得学生对于自己历史教学效果真实的第一手反馈信息,从而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更有利于教师改进历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如在教历史七年级下册《明朝君权的加强》时,学生对明朝加强君权的一些措施,如:废除丞相,废行省制度,设立厂卫等特务机构难以理解,我就试着从对历史人物明太祖朱元璋的认识和评价入手,由浅入深进行,以帮助学生理解。我先布置一道作业: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评价明太祖朱元璋”,要求从“他为什要这样做”入手,理解加强君权的一系列措施。然后设问“假如你是明太祖,你会怎样做?” 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以及他们的猎奇心理,使一个枯燥的问题变得生动活泼,学生感兴趣。学生积极通过图、上网书查资料,都很认真地完成任务。其中不乏“真知灼见”,有一个学生写道:“废除丞相是朱元璋自私自利的表现之一,因为丞相制度从秦始皇设立以来,历时1500多年,自有存在的理由;但朱元璋废除丞相目的是为了皇帝专权。如果皇帝英明,事事亲力亲为,国家还有发展,但如果皇帝昏庸、懒惰,则国家就容易乱了。我认为古代的皇帝和丞相好比现在的总统和总理,总理每天要处理许多国家大事,总理是不能没有的。”对学生每一篇作业我都作了批阅,纠正了学生的一些历史知识错误,对学生的见解加以鼓励,在以上这篇论文批阅中,我写到:“读了你的论文,老师感觉到你是一个认真学习、善于思考的好学生,你的观点很有新意,对老师也是一种启发,后面与现实的制度对比很好,以后继续发扬。………希望你同意老师把你的观点在班上读出来,供大家讨论。”
优秀的教师会抓住任何与学生交流的机会。历史老师由于每周课时安排少,因此作业批阅是难得的接触学生学习、思想的机会,评语是一种作业批阅的方式,便于学生更清楚的了接自己作业中的优缺点,还便于师生间交流的加强。将评语引入历史作业的批改中,指出其不足,肯定其成绩,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教好的效果。
四、终点性(也叫测试考核)评价运用策略
终点性(也叫测试考查)评价是学期或单元结束时,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终点性评价的最重要策略是考试。
在当今的体制下,学生虽然在平时的学习中,经常能得到教师的随机评价,指导他们的学习与生活,但还是有很多学生重视各种考试的结果,考试后汲取的教训往往更能激励他们改正错误,追求上进,这就是终点性评价发挥的优势。终点性评价可以是一个单元结束时对学生的全面考察,也可以是期末或一个学年对历史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的深入考察。要把历史知识和历史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考查,不但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更要考察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的形式是多样化的,如在教学过程进行中的形成新考试,就可以采用自主测验的形式,让学生分组命题、编制试卷、组织考试、评价总结,使历史考试与学生的学习、活动融为一体,真正成为学习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考查结果的展示方式上,可以是评语,也可以打分。
如在一次期中考查中,考察重点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创造性,教师与学生共同协商,列出打分标准:1、学习态度。是否对历史课感兴趣、能否与他人合作、能否自主学习、是否自信等。2、创造性。是否乐于探索、是否积极参与协作与讨论活动、是否能独立思考、是否在遇到困难时能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加以解决等。
终点性评价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两点:
1、 总体评价是个体评价的基础。考试后,对此次学生出现问题最多的地方要进行总结恩明白,自己是不是也有同样的优点和不足,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给他们一个自我反思的空间。
2、 针对学生的不同问题尽心恰当的评价,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教师具有导向性的评价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一个良好得不偿失促进作用。因此,考试后带有人文关怀的评价是历史教学中的一个闪光点,教师必须探索着运用。
总之,在新课程历史教学改革要求采取多种评价方法对历史教学效果作出科学的论证,使评价不仅能了解学生历史学习各方面的发展水平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所有的评价方法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灵活采用,不能把这些方法割裂开来,实际操作中将几种评价方法结合起来加以运用。


参考资料:
1、《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
2、《初中历史新课程课堂教学行为创新》;(刘海燕主编)
3、《初中历史校本教研问题与指导》;(李启明主编)
4、《艺术教学实施指南》(舒承智主编)

 

 


版权所有:常州市武进区教师发展中心   苏ICP备10052206号-1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1011
主办单位:常州经开区实验初级中学(原常州市潞城中学)   学校地址:常州市戚墅堰区潞城街道周家廗137号
今日访问量,总访问量